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姜勝來
4月28日,記者從湖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湖北從力量建設、空間布局、科技攻關、成果轉化、人才集聚、創新生態六個方面部署舉措。
湖北省科技廳廳長馮艷飛介紹,《關于實施科創引領戰略 整體提升支點創新策源力行動方案》提出了三個階段性目標:2027年湖北省創新策源力顯著提升,203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2035年成為世界原始創新策源地、全國成果轉化優選地、全國創新生態高地。
圍繞上述目標,湖北將聚焦6個方面部署22項重點任務。
一是夯實支點創新策源力量根基。鍛造高水平實驗室體系、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增強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科研機構創新能力、壯大科技領軍企業隊伍4項任務,力爭到2030年新增1—2家國家實驗室或基地,已建在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達到10個左右,培育一批龍頭型、高速成長型科技領軍企業,引領中部的創新力量矩陣進一步加強。
二是優化支點創新策源空間布局。打造創新引領增長極、建強支撐全域的創新“金三角”、構建融入全國的創新“中三角”3項任務,力爭到2030年武漢科研城市和創新集群排名均進入全球前10,排名進入全國前50的國家級高新區達到5家左右。
三是加快支點創新策源攻關突破。向基礎研究“無人區”發力、向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聚力、向未來產業“新賽道”蓄力、優化科研攻關組織機制4項任務,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重大任務凝練機制,打造“國家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國家量子聯合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省聯合基金”基金群,構建顛覆性技術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確保每年迭代實現“61020”攻關突破,精準支撐“51020”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四是加速支點創新策源成果轉化。優化成果轉化機制、健全轉化服務體系、完善科技金融支撐、強化知識產權運營與保護4項任務,建好用好科創供應鏈平臺,構建“數據增信”與“財政增信”聯動的增信體系,力爭到2030年布局概念驗證中心100家、制造業中試基地200家,發布典型應用場景600個,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占全省境內上市公司的比重超過50%。
五是集聚支點創新策源高端人才。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完善用才重才機制、優化安才留才措施3項任務,加快實施戰略人才力量“十百千萬”行動,健全頂尖人才頂格支持機制,最大限度賦予人財物使用權,以家庭和團隊為單元完善高層次人才發展跟蹤服務機制,力爭到2030年培養引進10名戰略科學家、100名科技領軍人才、1000名卓越工程師、10000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
六是營造支點創新策源一流生態。加強科技統籌、加大創新激勵、深化開放合作、營造良好氛圍4項任務,建立重大科技任務、財政經費投入等重點工作統籌機制,科技創新政策一致性審查機制和更加靈活高效的科研管理機制,到2027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和基礎研究投入占全社會研發投入比重分別達到2.9%和9%左右,到2030年分別達到3.2%和10%左右,打造極具活力、極富吸引力的一流創新生態。
(受訪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