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通訊員 邱南
4月24日,我國第十個“中國航天日”,“航天人才與創新成果雙向驅動發展大會”在海南文昌舉行。由海南省航天技術創新中心主導的海南自貿港衛星星座建設正式啟動,同時多項“陸海空”航天領域專項科技成果發布,展現海南航天科技創新活力。
當天,海南省航天創新中心與海南航天城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科衛星(海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海南自貿港衛星星座”合作協議,標志海南專屬衛星星座建設啟動。該星座一期依托“海哨”衛星組網,“海哨”一號衛星已在軌穩定運行,“海哨”二號衛星將于今年7月升空,“海哨”三號衛星計劃明年6月發射。星座聚焦高分辨率、低傾角、全極化雷達衛星領域,預計3年內建成,將助力海南在商業航天領域占據重要地位。
活動現場,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七星實驗室”迎來新伙伴,與北京郵電大學成功簽約。“七星實驗室”匯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國防七子”院校,致力于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平臺建設,助力海南打造空間科技創新戰略高地。
在海南省“陸海空”航天領域專項項目科技成果發布環節,“火箭鏈—商業航天發射場數字孿生體模型構建技術”“衛星鏈—‘海哨一號’衛星成果”“數據鏈—陸-海協同天基觀測數據服務系統”等成果相繼亮相。7家項目代表單位詳細介紹了項目技術突破與創新應用,展現海南航天科技創新實力。
海南省航天技術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李曉明表示,未來,航天創新中心將依托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圍繞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核心任務,深化產才融合,構建完善航天產業生態。
(受訪對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