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朱虹
4月29日,哈電集團召開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哈電集團始終將服務國家戰略作為核心使命,以科技創新為引擎,在清潔能源裝備制造領域攻克多項“卡脖子”技術,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式發展,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硬核答卷”。
在水電領域,哈電集團持續鞏固全球領先地位。通過攻克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沖擊式水電機組扎拉項目技術瓶頸,集團成功研制出世界最高水頭724米、單機容量425兆瓦的天臺抽蓄機組,再次刷新行業紀錄。與此同時,哈電集團在清潔煤電賽道同樣取得突破性進展:自主研發的660兆瓦高效超超臨界循環流化床機組順利投運,其效率達到全球最高水平;更完成全球首個溫度和壓力雙提升的機組延壽改造項目,使國能盤山1號機組設計壽命延長30年,為老舊機組改造樹立了新的標桿。
核電領域的突破同樣令人矚目。哈電集團已成為國內唯一具備第四代核電主泵設計制造能力的企業,其參建的世界首座第四代核電站——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成功入選2024年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此外,集團研制的“暖核一號”三期工程實現了跨地級市的零碳供熱,展現了核能綜合利用的廣闊前景。在燃氣輪機領域,哈電集團也邁出了關鍵一步:為自主研制的國內首臺300兆瓦F級重型燃氣輪機提供關鍵部件,自主研制的國內首臺16兆瓦燃氣輪機樣機(HGT16)正式總裝下線,標志著我國在這一高端裝備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在清潔能源產業布局上,哈電集團積極搶占新賽道,培育新動能。哈電集團參建的全球首座300兆瓦級壓氣儲能電站——湖北應城項目,一舉創造三項世界紀錄,為大規模儲能技術提供了創新示范。同時,國產首臺100兆瓦光熱發電汽輪機成功應用于中核玉門“光熱+”示范項目。截至2024年,哈電集團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占比已超過60%,清潔能源裝備產業鏈日臻完善,為能源結構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是哈電集團對科技創新體系的持續夯實。哈電集團聯合清華大學等50余家單位組建8個創新聯合體,牽頭制修訂國際、國家及行業標準209項,并承擔了48項國家級科研任務。近年來,哈電集團累計研發投入超百億元,年均研發強度達5.4%,成功突破66項國際領先或技術,17項裝備入選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錄。這些創新成果不僅強化了哈電集團的技術壁壘,更為中國裝備制造水平的提升注入了強勁動力。
(受訪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