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教授劉小平、羅明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裴韜團隊合作,首次揭示了全球變暖背景下氣溫冷暖翻轉的新現象,即氣溫在幾天內由異常偏暖快速轉變為異常偏冷,或由異常偏冷快速轉變為異常偏暖的極端事件。近日,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
氣溫冷暖急劇交替的“過山車”式變化給社會和生態系統的適應與緩沖時間極短,其影響可能比單一異常偏暖或偏冷事件更為嚴重。研究團隊構建了識別和表征極端氣溫冷暖翻轉事件的方法體系,綜合分析了多套氣象觀測、再分析和氣候模式模擬數據,以確保結果的可靠性。經過初步驗證,該方法體系能夠有效識別歷史上發生的典型冷暖快速翻轉事例。
研究首次系統刻畫了全球陸地范圍內氣溫冷暖翻轉事件的時空分布特征,發現這類事件廣泛分布于全球中高緯度地區。自20世紀中期以來,冷暖翻轉事件頻次增加、強度加劇、轉變加快,且未來在高排放情景下,這一趨勢將進一步加劇。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氣候變化緩解措施,人類將在更暖的未來面對更頻繁且更劇烈的“過山車”式極端翻轉事件及其疊加影響。
羅明指出,研究成果對提升人類社會應對極端氣候復合風險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相關部門可據此改進早期預警系統,從而減少農業、能源及公共安全等領域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