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朱虹
“起點是科技成果,終點是新的產業。”3月24日,在2025年黑龍江省初級技術經理人(大慶專場)培訓班上,黑龍江省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常國輝主任以生動的語言,為學員解讀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精髓。
這場為期3天的培訓,人氣異常火爆。原計劃240人,實際到場超過340人,反映了大慶市科技領域相關人員對科技成果轉化知識的迫切需求。大慶市科技局局長汪嚴明表示:“今年是黑龍江科技成果產業化突破年,我們將積極培育技術經理人,全方位提升其能力,力爭通過‘科技紅娘’這一關鍵角色,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飛躍。”
創新生態初顯
高志強是大慶市一名資深的技術經理人,從業10余年來,他帶領團隊成功對接項目51項,累計實現合同登記突破4億元。高志強說,優秀的技術經理人既要掌握科技、市場、金融、法律等知識,又要將這些元素巧妙融合,催生新的創新生態。
在大慶市,一批批由技術經理人精心對接的重大項目,已成為推動城市振興發展的重要引擎。
以黑龍江省科學院大慶分院為例,其果蔬變溫熟成技術雖歷經多年研究,卻始終未能實現產業化。技術經理人、黑龍江賽恩思科技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的翟國彬調研時發現,該單位研發的黑胡蘿卜、黑菊芋、黑海棠果等通過熟成黑化的果蔬食品,在功能成分上具有創新性,展現出較強的科技成果轉化潛力。翟國彬憑借敏銳的洞察力,成功為該單位對接到一家正在尋找健康食品的投資公司,雙方順利簽訂了500萬元的技術合同。如今,第一批生產線已安裝完成,預計今年的產量將是去年的10倍以上。
“大慶市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技術交易市場日漸活躍。”汪嚴明介紹,目前,大慶市已培育初級技術經紀(經理)人379人次,在技術合同認定登記、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中的作用逐漸顯現。2024年,大慶市實現技術合同登記金額23.45億元,總量持續多年保持黑龍江省市(地)級城市第一位。
高校院所“科技紅娘”涌現
在大慶市的高校院所中,越來越多科研人員也擔當起“科技紅娘”的角色。“黑龍江省重點高校院所2024年科技成果轉化榜”中,東北石油大學在“落地轉化榜”穩居第一。該校以41項專利作價入股18家企業,新成立12家公司,預計能夠實現億元產值。這些成就背后,離不開“科技紅娘”的辛勤付出。
兩年前,為了推動教師的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東北石油大學科研處特別增設科技轉化副處長一職。深耕科研一線近20年的袁瑞霞擔任這一職務,她深入市場調研后發現,學校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脫節、政策引導與激勵不足、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不健全等問題導致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低下。
如何讓“創新之花”開出“產業之果”?“原來老師都盯著紙面專利,現在我們要轉變思維,將成果完成人放到‘C位’。”袁瑞霞說,東北石油大學建設的技術轉移平臺能夠為“科學家變身企業家”提供一站式服務,推動“成果轉化”向“成果產業化”轉變。
在積極推動高校成果產業化的同時,黑龍江省在技術轉移人才培養與規范管理方面也大步邁進。記者了解到,黑龍江計劃今年備案省級技術經理人100人以上。《黑龍江省技術經理人備案管理辦法》已于近日正式發布,滿足相關要求的技術經理人可以按規定參加黑龍江省自然科學系列職稱評定。